中国央行要购买ETF? 最可能受益的基金公司这样说

发布时间:2021-06-07 发表于话题:etf和股票基金哪个风险大 点击:425 当前位置:酷财经网 > 财经 > 银行 > 中国央行要购买ETF? 最可能受益的基金公司这样说 手机阅读

  中国央行要购买ETF? 各界吵翻天!中信证券啪啪打脸,私募说是核武器!这3只股要重点关注,最可能受益的基金公司却这样说····

  近日,多家机构称,中国央行或将直接购买股票ETF,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。

  起源与发酵

  该消息最早起源于1月8日。 彭博援引野村控股亚洲研究部负责人Jim McCafferty的观点称,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在2019年开始购买中国国内股票;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撰文称,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,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,并不出格。

  而1月9日早晨,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,央行购买ETF具备一定可行性。至此,这一话题推向了高潮。受此消息影响,1月9日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盘中最高暴涨超2%,上证指数、中证500等最大涨幅超1.5%。

  此时,各路大咖纷纷解读。有专家认为,可能是大利好,如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,如果中国央行如果出手股市,A股的春天就到了,大反弹就在眼前。知名私募上善若水投资总监侯安扬更表示,央行要购买ETF是核武器,但是当前经济没到那个地步。

  争议与大逆转

  然而,央行直接购买ETF,是否有法律支持,是否需要政府授权等,也遭到业界质疑。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对新浪财经表示,央行直接购买ETF并不靠谱,如果央行实施此种操作,将违反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。不过,桂浩明补充称,如果央行真的能给市场注入资金,就要看具体规模,增加资金供应,对市场总是好的,类似于有了一个超级机构。

  多家业内律师也表示,央行直接入市,并不符合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规定,也就是说,如果央行直接入市,还需要突破法律障碍。

  新浪财经查询了现行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条文,在第十三条中,对央行的业务作出了明确的划分:(一)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;(二)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;(三)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帐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;(四)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;(五)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;(六)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。

 图: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截图

  可以看出,其中并无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买卖股票。多名律师对新浪财经表示,按照规定,央行可以贷款给金融机构去救市,但自己直接入场买卖股票显然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业务范畴。

  就在各方争论热火朝天的时候,戏剧性的一幕来了。下午,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,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,还存在道德风险,并且以日本经验看,对实体经济刺激并不大。

  这一观点,与早晨中信证券策略团队的相关报告观点截然相反。有投资者表示,中信证券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,是不是会涉及到分析师利益?

  原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也表示,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不成立,目前国内金融体系稳定,也不需要央行来直接购买ETF。

  接近央行人士对媒体表示,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计划。这不太现实,法律上也不支持。

  受到舆论风向的改变,上证50、沪深300等午后大幅回落,截止收盘,涨幅收窄。

图:上证指数1月9日分时图

  若传言成真 ETF头部基金公司或大幅受益

  央行到底买不买ETF,2018买的股票和基金亏了好多,还能不能解套了?如果央行真的买ETF,哪些有机会?

  有业内人士表示,如果中国央行真的以购买ETF的方式入市,在诸多指数和ETF中,最有可能购买的就是上证50、沪深300、中证500等相关ETF。若真是这样,基金公司最开心,尤其是ETF规模较大的头部基金公司,因为毕竟将迎来实打实的规模增长。例如,华夏上证50ETF、南方500ETF、华泰柏瑞300ETF等,在去年规模暴增的基础上,或将延续爆发式增长的趋势。

图:2018年末规模居前的ETF

 

  新浪财经联系了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对央行购买ETF进行解读,不过,多家基金公司表示,不方便解读。

  北京某老牌基金公司表示:这个涉及央行,而且央行未来的动作不太好预估或者评价,所以不方便做回复。

  深圳两家大牌基金公司称:这毕竟只是一个研报,也不是真实的,我们就跳出来点评似乎不合适。因为不是证实的消息。

  知名指数投资大V、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,同意盛松成的观点,即A股已经进入底部区间,估值较低,股票市场总体上是健康的。2018年以来,国家也已经通过多个途径化解股权质押风险。因而央行没有必要参与购买股票。此外,平准基金已经可以有效应对股票市场波动风险,没必要另起炉灶。

  上海某量化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:央行买ETF的事不靠谱,本身这件事不太可能 ,所以不想公开评论。不过说明ETF真的热度很高。

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,央行能否直接购买ETF,本身争议较大。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看待。

  第一,如果央行真的购买ETF,对市场无疑是一大重磅利好,但是现在没有准确消息,要需要静静等待;第二,这一消息对市场影响较大,体现了投资者对利好政策的期盼,市场参与者希望,高层能出台更多利好政策;第三,央行购买ETF,对基金公司利好,尤其是ETF布局较全面的基金公司,但是央行会买那一只ETF,会买大盘股还是中小盘还说不准;第四,当前A股已经处于底部区域,内外部环境正在好转,投资者信心需要慢慢恢复,所以,对对市场不悲观。

图:2018年末基金公司ETF规模排名

  关注平安、茅台、招行三只股票

  大型指数的成分股权重股也值得关注。Wind数据显示,上证50指数中,权重超5%的是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;而在沪深300指数中,也是中国平安、贵州茅台、招商银行权重居前。

  这三只股票,自2018年高点至今,最大跌幅均超25%。后续若央行购买ETF传言成真,“漂亮50”行情再起,最大受益的公司就是这三个:中国平安、贵州茅台、招商银行。上述三只股票或将再次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热门股,其中,中国平安是比重最大的。

图:上证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图:沪深3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

  以中国平安为例,如果按照测算中央行购买1.5万亿元ETF,若全部购买50ETF,则有2100亿元流入中国平安;若1.5万亿全部买300ETF,则有超900亿元资金流入中国平安。而目前中国平安股价57元,流通市值在6200亿元左右,足以看出这一消息对中国平安股价的影响。中国平安股价今日(1月9日)也走出冲高回落态势。

  若央行购买中证500ETF,由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所占权重较均衡,很难说哪个股票最受益,投资者可以考虑通过基金来布局。

  另外,“还可以关注科创板,” 业内人士大胆猜想, “假如科创板推出,有这种可能性,央行去购买一些特定的ETF,这些ETF当中包含了很多主动进行科技开发、研发投入、设备改造的股票,旨在鼓励企业去加大科研投入。”

  附事件全过程与主要解读:

  起源与发酵

  野村:中国央行今年可能会购买股票刺激股市!(1月8日)

  彭博援引野村控股亚洲研究部负责人Jim McCafferty的观点称,股市是重要的国内政策工具。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表示,他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在2019年开始购买中国国内股票,他说道:中国将采取超越以往的措施来刺激股市。具体来说,政府可能会授权中国央行参与购买股票,强劲的股市表现在刺激国内消费方面,将比新建铁路有效得多。

  东兴证券张岸元:央行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大有可为(1月8日)

  一段时期以来,围绕“国家队”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,各方有较多争论。市场既希望“国家队”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,又存与“国家队”之进退反向博弈的心理,继而抱怨“国家队”干预市场,有观点也将央行资金持有本国上市公司股票简单理解为“印钞票炒股”。事实上,各国中央银行都大量持有外国股票资产,作为其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策略的一部分。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,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,并不出格。

  日本央行自2002年末开始持有本国股票资产,并于2010年末以来大幅增持ETF(作为信托财产持有的指数关联交易所买卖基金),年增持金额逐年攀升,近两年来达到顶峰,2017年及2018年各增持约6万亿日元ETF资产。日本投资信托协会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11月,日本ETF产品净资产总额36.21万亿日元,央行持有ETF资产余额占日本ETF总额的约64%。截至2018年末,日本央行持有ETF资产余额达到约23万亿日元,叠加持有的其他股票资产近1万亿日元,日本央行股票及ETF持有量占央行总资产约4.39%,占交易所总市值约3.7%。

  目前我国央行总资产规模约36万亿元人民币,A股总市值约48万亿元。按照日本央行对股票及ETF资产的持有比例简单测算,如果我国央行以合适的资产类型方式,持有1.58-1.78万亿元的A股资产,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股市造成结构性影响。借鉴日本央行的操作模式,A股稳定市场资金来源的规范透明、目标函数的明确一致、操作指令的集中统一、标的选择的进一步指数化,更加有利于A股在2019大变局之年实现健康平稳运行。

  中信证券策略:央行购买ETF具备一定可行性(1月9日早晨)

  中信证券称,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央行购买ETF具备一定可行性,最直接的一个潜在作用是置换证金的持仓。相较证金,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ETF购买的成本更低,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。

  中信证券认为,此举既可以作为稳定市场举措,也可以压低风险溢价,刺激直接融资市场。央行扩表直接购买ETF不存在信用乘数效应,流动性不会外溢,不会直接影响其他资产。中国央行可以学习日本设计“定向调控”式的ETF购买计划,鼓励企业在特定领域加大投资。

  业内热议

  申万宏源桂浩明:银行法横亘 央行入市之路尚远(1月9日上午)

 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、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对新浪财经表示,这一报告并不靠谱,如果央行实施此种操作,将违反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。不过,桂浩明补充称,如果央行真的能给市场注入资金,就要看具体规模,增加资金供应,对市场总是好的,类似于有了一个超级机构。

  律师:央行直接买股票 需突破法律障碍(1月9日上午)

  多家业内律师表示,央行直接入市,并不符合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规定,也就是说,如果央行直接入市,还需要突破法律障碍。

  在现行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中,对央行的业务作出了明确的划分:(一)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; (二)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;(三)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帐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;(四)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;(五)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;(六)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。

  可以明确看出,其中并无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买卖股票。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对新浪财经表示,按照规定,央行可以贷款给金融机构去救市,但自己直接入场买卖股票显然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业务范畴。

  上善若水侯安扬:这是核武器 当前经济也没到那个地步(1月9日上午)

  深圳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侯安扬对新浪财经表示,市场涨跌,跟真相关系不大,跟传闻关系大。他直言,央行直接入市无疑于核武器。虽然非长久之计,但短期来说是好事。况且当前经济也没有到那个地步。

  剧情大反转

  中信证券明明:反对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(1月9日下午)

 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,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。

  首先,从日本看,它经历了20年的通缩,并且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,本土企业不愿意投资的情况下才选择了央行购买股票ETF的方式。从全世界的主权国家看,只有日本央行直接购买了本国股票,欧美国家或美国都没有选择这种方式。并且,现在事实证明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弊大于利,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幅降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日本的金融机构也希望日本央行能够退出本国股票市场。

  其次,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国情相差非常大,中国央行远没有到开展QE的阶段。央行开展QE需要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,但中国目前离零利率政策还有很大“距离”。

  再次,央行支持实体经济有很多方式,比如降准、降息、定向支持三农和小微等。就央行买股票而言,从日本的经验看,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并不明显。

  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明明认为,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也会存在道德风险。比如,什么时间点入市,以及什么时间点退出都存在道德风险。股市投资是私人部门行为,央行从逻辑和法理上来讲,都不具备可行性,尤其是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指出它可以直接投资股市。

  盛松成、沈新凤: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不成立(1月9日下午)

  盛松成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;沈新凤为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。

  近期,市场出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考虑购买股票的传闻。我们认为,央行直接购买股票或者ETF的理由不成立。

  根据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,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、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。法无禁止即可为,理论上,中国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明令禁止央行购买股票或股票ETF的行为。但是,从各个方面考虑,央行都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。

  第一,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,央行没有必要进入股票市场。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,仅日本央行有购买股票或股票ETF的先例,其目的无外乎两个:金融稳定、货币宽松。2017年10月,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“三大攻坚战”中,有一项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尤其是金融风险。截至目前,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,股票市场经历2018年的大幅下跌,已经进入底部区间,估值较低,股票市场总体上是健康的。2018年以来,国家也已经通过多个途径化解股权质押风险。因而央行没有必要参与购买股票。此外,平准基金已经可以有效应对股票市场波动风险,没必要另起炉灶。

  第二,央行购买股票容易加大股价波动性,很可能扰乱市场定价功能。散户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占比较高,容易追涨杀跌,加剧市场波动。央行直接参与购买股票,很可能扰乱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,如果出现跟风行为,反而会进一步加大股价的波动。若央行购买ETF,那么无论是指数型ETF还是板块型ETF,均没有很强的意义。有观点认为,央行进入股票市场,可以支持某些重点领域的发展。我们认为,行业发展更加依赖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、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,而不是通过央行进入相应的股票市场。

  第三,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储备工具较多,目前仍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。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,货币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有很多,无论是数量型、价格型工具,或者总量型、结构型工具,比如存款准备金率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、TMLF、MLF、PSL等等。通过央行购买股票来施行货币政策不现实,容易使得市场将股票涨跌和央行货币政策绑架起来,这是不理性的。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央行工作会议均提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,而非大水漫灌。而央行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无异于“直升机撒钱”。考虑到由此而新增的货币供应首先是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获得,而不是直接进入实体经济,此举更加不符合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。实际上,2008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效果一直不理想,根源在日本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,并非货币政策大水漫灌可以解决。

  第四,央行进入股票市场,将出现监管难题,并且容易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。居民和机构来投资股票,由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监管。同时,证监会也可以控制协调平准基金的运作。如果央行直接买股票,应该由谁来协调,由谁来监管?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没有人回答得了。

  第五,健康的股票市场决定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制度改革。上市公司要有好的经营意识,真正努力做成好公司,做成“百年老店”,做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。资本市场改革任重道远,如何从上市、交易、退市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,构建健康的资本市场,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。

  国金证券李立峰:央行入市或影响金融体系稳定 可行性为零(1月9日)

 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,如果如野村证券所建议的“我国央行去直接购买A股ETF资产”,那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将受A股的波动而波动了,会导致A股风险直接传染到央行及金融机构,这显然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,野村证券所给出的提议完全是个不切实际的,实施可行性基本为零。

  鲁政委:以讹传讹 不应想太多(1月9日下午)

 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,市场研究总监鲁政委对新浪财经表示,这是以讹传讹,第三支箭可以提供引导资金买债,但市场不应该想太多。

责任编辑:常福强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kucaijing.com/articles/44977.html

标签组:[银行] [中国人民银行

相关APP下载

扩展阅读文章

热门话题

财经推荐文章

财经热门文章